記者問:習近平總書記2003年赴橫坎頭村考察時提出了“只有老區人民富裕了,才談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的殷切囑托,2018年給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回信中指出“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請問,四明山區域在打造“全國革命老區新時代共同富裕樣板地”中有哪些具體舉措?
余姚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魯海濱答:習近平總書記的2次重要回信,對余姚來說是一種關懷和激勵。這些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強大動力,充分依托老區資源稟賦,余姚市主要領導親自“領銜”“掛帥”,實施九大攻堅提升行動,苦干實干朝著打造全國革命老區新時代共同富裕樣板地的目標奮力挺進。2022年老區集體經濟總收入1.65億元、經營性收入0.45億元,經營性收入30萬元以下村動態清零,余姚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56萬元,城鄉收入倍差縮小到1.62。具體來說:
一是堅持紅色引領。以“兩個必須”為指引,傳承“紅色基因”,深化“四明紅鋒”領航共富實踐。一方面,把基層堡壘建得更強。用好用足“聯六包六”等服務載體,打響橫坎頭紅村黨建品牌,提升黨建引領鄉村共富能級。如以橫坎頭村為中心,吸納帶動周邊8個行政村,開展黨建聯建,積極打造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2022年橫坎頭村集體總收入達到575萬元、經營性收入達到366萬元,聯建村經營性收入超過820萬元。另一方面,把民生服務做得更實。統籌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服務資源,放大“共富工坊”效應,推動老區公共服務提檔升級。尤其是針對山區低收入農戶,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精準實施黨員幫帶項目,推動收入年增幅在12%以上。
二是堅守綠色生態。以“生態綠”帶動山區“美起來”“富起來”。我們十分注重生態保護,嚴格管控工業項目進入和畜禽養殖,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注重環境整治,持續推進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常態化開展“六清六凈”行動,提前實現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A級及以上景區村莊全覆蓋。注重設施提標,近5年來,余姚市相繼投入近20億元,不斷升級老區群眾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基本實現城鄉居民同質飲水,構建起“三縱三橫六聯六射”四明山區路網,高水平建成“浙東最美盤山公路”。
三是堅定特色發展。加快產業發展是山區致富的關鍵。我們持續實施四明山區域特色經濟作物發展計劃,打造梁弄小水果、大嵐高山云霧茶、鹿亭竹筍、四明山高山蔬菜等特色產業集聚區,支持林藥菌菇、果酒(櫻花)加工等特色項目,努力把最強優特色勢轉化為最強富民產業。同時,深化農村改革,喚醒閑置土地、廢舊民居等“沉睡資產”,做大旅游經濟,培育了梁弄鎮橫坎頭田園綜合體、四明山鎮“忘憂谷”民宿等新興業態,推動農文旅體深度融合。像梁弄鎮的櫻桃,經過技術改良,畝產值已達1.5萬元,幫助果農增收1000多萬元,并帶火了老區農家樂、民宿、大糕等相關產業,每年給當地帶來超億元收入。
四明山區域在打造“全國革命老區新時代共同富裕樣板地”中有哪些具體舉措?
稿源: 中國寧波網 2023-07-04 14:23:00
記者問:習近平總書記2003年赴橫坎頭村考察時提出了“只有老區人民富裕了,才談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的殷切囑托,2018年給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回信中指出“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請問,四明山區域在打造“全國革命老區新時代共同富裕樣板地”中有哪些具體舉措?
余姚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魯海濱答:習近平總書記的2次重要回信,對余姚來說是一種關懷和激勵。這些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強大動力,充分依托老區資源稟賦,余姚市主要領導親自“領銜”“掛帥”,實施九大攻堅提升行動,苦干實干朝著打造全國革命老區新時代共同富裕樣板地的目標奮力挺進。2022年老區集體經濟總收入1.65億元、經營性收入0.45億元,經營性收入30萬元以下村動態清零,余姚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56萬元,城鄉收入倍差縮小到1.62。具體來說:
一是堅持紅色引領。以“兩個必須”為指引,傳承“紅色基因”,深化“四明紅鋒”領航共富實踐。一方面,把基層堡壘建得更強。用好用足“聯六包六”等服務載體,打響橫坎頭紅村黨建品牌,提升黨建引領鄉村共富能級。如以橫坎頭村為中心,吸納帶動周邊8個行政村,開展黨建聯建,積極打造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2022年橫坎頭村集體總收入達到575萬元、經營性收入達到366萬元,聯建村經營性收入超過820萬元。另一方面,把民生服務做得更實。統籌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服務資源,放大“共富工坊”效應,推動老區公共服務提檔升級。尤其是針對山區低收入農戶,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精準實施黨員幫帶項目,推動收入年增幅在12%以上。
二是堅守綠色生態。以“生態綠”帶動山區“美起來”“富起來”。我們十分注重生態保護,嚴格管控工業項目進入和畜禽養殖,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注重環境整治,持續推進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常態化開展“六清六凈”行動,提前實現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A級及以上景區村莊全覆蓋。注重設施提標,近5年來,余姚市相繼投入近20億元,不斷升級老區群眾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基本實現城鄉居民同質飲水,構建起“三縱三橫六聯六射”四明山區路網,高水平建成“浙東最美盤山公路”。
三是堅定特色發展。加快產業發展是山區致富的關鍵。我們持續實施四明山區域特色經濟作物發展計劃,打造梁弄小水果、大嵐高山云霧茶、鹿亭竹筍、四明山高山蔬菜等特色產業集聚區,支持林藥菌菇、果酒(櫻花)加工等特色項目,努力把最強優特色勢轉化為最強富民產業。同時,深化農村改革,喚醒閑置土地、廢舊民居等“沉睡資產”,做大旅游經濟,培育了梁弄鎮橫坎頭田園綜合體、四明山鎮“忘憂谷”民宿等新興業態,推動農文旅體深度融合。像梁弄鎮的櫻桃,經過技術改良,畝產值已達1.5萬元,幫助果農增收1000多萬元,并帶火了老區農家樂、民宿、大糕等相關產業,每年給當地帶來超億元收入。
編輯: 賴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