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新聞發布會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寧波網  >  寧波新聞發布  >  記者提問
寧波將如何做深產業興旺這篇大文章?
http://www.lapoloniadelospolacos.com  中國寧波網  23年07月04日

  記者問:6月21日,全省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全面打造鄉村振興浙江樣板推進會提出“要大力發展壯大鄉村產業這根“實心柱”,不斷增強鄉村發展的內生動能”。請問,我市將如何做深產業興旺這篇大文章?

  寧波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卞銀江答: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我市高站位高標準堅持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做好“土特產”文章,培育了紅美人柑橘、甬優種業、象山大白鵝、岱衢族大黃魚等一大批農業主導產業和鄉土特色產業。下步,我市將圍繞農業強市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

  一是筑牢一批優勢產業。不斷優化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和產品結構,提高糧、菜、肉、蛋、奶、魚、果等“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產品生產能力,大力發展鄉土特色產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大力推廣雙季稻和麥稻輪作模式,建設糧食優質高效示范基地和戰略性蔬菜保供基地,建成一批綠色畜牧場和水產養殖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8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14.3億斤以上,蔬菜產量達到270萬噸以上,能繁母豬穩定在7萬頭以上,水產品產量118萬噸,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達到5%以上。

  二是提升一批產業平臺。堅持以工業的理念和方法抓農業,分級分類推進各級農業園區、示范村鎮建設,加快構建規模不同、功能各異、支撐有力、運作高效的產業平臺體系。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產業平臺招商推介與務實合作。2023年計劃新創建未來示范農業園區和都市農業公園5個以上,實際引進外資1000萬美元、內資5億元。

  三是培育一批領軍主體。實施農業領域“大優強.綠新高”企業培育,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協調發展,做深鄉村“土特產”文章。全年計劃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8家、市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17家、法人化家庭農場1000家、農創客2000名。

  四是升級一批融合產業。堅持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依托特色資源和文化,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合理布局鄉村產業,推進形成“一縣一特、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格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創意農業和民宿經濟,培育鄉村旅游星級運行團隊,實施百村萬戶庭院文化經濟計劃,組織舉辦農民豐收節、中國開漁節、農博會等農旅節慶活動。全年新增等級民宿25家,創建省級以上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3個、鄉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區(村)15家,全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預制菜產業年產值達到40億元。

寧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地址:寧波市江東區寧穿路2001號   郵編:315010         電話:0574-89183514
傳真:0574-89183514        郵箱:nbxwfb@163.com

寧波將如何做深產業興旺這篇大文章?

稿源: 中國寧波網 2023-07-04 14:23:00

  記者問:6月21日,全省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全面打造鄉村振興浙江樣板推進會提出“要大力發展壯大鄉村產業這根“實心柱”,不斷增強鄉村發展的內生動能”。請問,我市將如何做深產業興旺這篇大文章?

  寧波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卞銀江答: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我市高站位高標準堅持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做好“土特產”文章,培育了紅美人柑橘、甬優種業、象山大白鵝、岱衢族大黃魚等一大批農業主導產業和鄉土特色產業。下步,我市將圍繞農業強市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

  一是筑牢一批優勢產業。不斷優化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和產品結構,提高糧、菜、肉、蛋、奶、魚、果等“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產品生產能力,大力發展鄉土特色產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大力推廣雙季稻和麥稻輪作模式,建設糧食優質高效示范基地和戰略性蔬菜保供基地,建成一批綠色畜牧場和水產養殖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8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14.3億斤以上,蔬菜產量達到270萬噸以上,能繁母豬穩定在7萬頭以上,水產品產量118萬噸,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達到5%以上。

  二是提升一批產業平臺。堅持以工業的理念和方法抓農業,分級分類推進各級農業園區、示范村鎮建設,加快構建規模不同、功能各異、支撐有力、運作高效的產業平臺體系。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產業平臺招商推介與務實合作。2023年計劃新創建未來示范農業園區和都市農業公園5個以上,實際引進外資1000萬美元、內資5億元。

  三是培育一批領軍主體。實施農業領域“大優強.綠新高”企業培育,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協調發展,做深鄉村“土特產”文章。全年計劃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8家、市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17家、法人化家庭農場1000家、農創客2000名。

  四是升級一批融合產業。堅持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依托特色資源和文化,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合理布局鄉村產業,推進形成“一縣一特、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格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創意農業和民宿經濟,培育鄉村旅游星級運行團隊,實施百村萬戶庭院文化經濟計劃,組織舉辦農民豐收節、中國開漁節、農博會等農旅節慶活動。全年新增等級民宿25家,創建省級以上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3個、鄉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區(村)15家,全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預制菜產業年產值達到40億元。

編輯: 賴小惠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