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首頁

搜索 郵箱 網站地圖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寧波網 >> 理論 >> 理論特稿

余淼杰:強力推進改革攻堅 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http://www.lapoloniadelospolacos.com    中國寧波網2023/10/30 09:20稿源:浙江日報

  余淼杰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指出,浙江要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續寫新篇。要以重點領域改革為牽引,全面推進各領域體制機制創新。浙江一直是改革開放先行省份,特別是2003年“八八戰略”提出以后,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提升體制機制優勢和環境優勢,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了長足進步。

  具體來說,在創新發展上,浙江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2022年研發經費投入達2416.8億元,投入強度達3.11%;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初步形成,人才集聚效應明顯提升。

  在協調發展上,浙江較早探索用信息化推動工業化,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領域,均走在了全國前列。同時,浙江深入實施“山海協作工程”“千萬工程”等,持續縮小城鄉、地區、收入差距,成為全國發展最為均衡的省份之一。2022年,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已縮小至1.90,地區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縮小到1.58。

  在綠色發展上,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較早探索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不斷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如發布全國首部省級GEP核算標準等,不斷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用占全國1%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國6.4%的國內生產總值。

  在開放發展上,浙江是名副其實的開放大省,積極落實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目前,浙江已率先實現跨境電商綜試區省域全覆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浙江自貿區在探索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上成果不斷,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共享發展上,浙江在做大“蛋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分好“蛋糕”,推進“擴中提低”、公共服務均衡可及、公共設施普惠共享,率先實現了高水平全面小康,如今又被賦予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歷史使命。

  浙江能取得亮眼成績,既得益于浙江人民敢為人先、勇于創新、開放包容的精神,也離不開營商環境的強大虹吸力。從省市縣鄉全面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到實施全國首部“擴權強縣”省級政府規章,從“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到將數字化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抓手,再到如今大力實施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浙江在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始終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把有為政府、有效市場建設作為體制機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計激活廣大市場主體的活力。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報告,浙江營商環境滿意度連續三年居全國第一。

  當然,優化營商環境始終是進行時,永遠在路上。下一步,浙江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國內國際具有影響力的營商環境高地,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樣本?筆者認為可抓住以下幾個重點:

  第一、實現不同市場主體的公平準入。2022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要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且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為了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真正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己人,保證市場公平準入極為重要。

  浙江要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確保所有市場經營主體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待遇平等。一方面,在企業準入上,維護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統一性、嚴肅性、權威性,逐步減少負面清單的種類和數量。探索推進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持續提升利用外資水平,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另一方面,樹立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針對企業在設立、取得、擴大等階段的需求,如獲得經營場所、公共服務、信息服務等,幫助企業盡可能地降本增效。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除了保證企業能夠公平進入市場以外,建議浙江進一步創新拓展各類市場主體可參與的領域。比如,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深度參與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環節,提升供給能力,在浙江范圍內培育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在具體落實過程中,要幫助“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迅速開展預審、實現快速確權和維權,幫助它們迅速成長。促進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積極對標對表國際標準,開展計量服務,加強企業先進測量能力建設。擴大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的發行規模,推動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充分發揮浙江民間投資的雄厚實力。

  第二、進一步優化要素支持。浙江應進一步破除妨礙各種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是進一步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在數字時代,數據已經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而數字經濟發達也是浙江的顯著優勢。浙江要以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等重大戰略舉措為抓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推進國內外數字貿易,做好數據服務。二是全方位優化招才引才育才環境,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三是加快完善金融服務,特別是保證民營企業以相同的條件獲得與國有企業一樣的信貸支持,并享受金融機構的其他優質服務。四是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制度性開放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比如對標世界銀行剛發布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在落實合同的執行力度、辦理破產的速度及規范程度等方面作進一步的探索。

  第三、進一步加強法治保障。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在這方面,浙江已有較好的基礎,制定出臺了《浙江省產品質量監督條例》《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浙江省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建議浙江進一步把營商環境優化納入法治化軌道,作為一種“硬指標”“硬條件”“硬要求”,提振企業信心、穩定企業預期。出臺更多固化改革成果的特色性立法、聚焦新興領域的前瞻性立法,加快推進《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落地落實,清除、廢除有違平等保護各類所有制經濟原則的規章規制,加強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支持以及保護,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推進對各類行政機構,如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應急管理局等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中罰款事項的專項清理,有效有序優化非稅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

  第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優化涉企服務。所謂“親”,就是坦蕩真誠地與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情況下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關系要清白。在涉企服務上,做到有呼必應、無事不擾,更好服務企業發展,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便捷化和增值化。特別是在增值化方面,通過舉一反三、以點帶面,實現從優化政策到優化服務、賦能服務的迭代升級,保證企業輕裝上陣、安心創業、放手發展。打造全鏈條、全天候、全過程的政務服務新生態,為企業提供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政策、人才、金融、科創、法律、稅收等集成服務。同時出臺更多激勵政策和扶持機制,引導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市場中大顯身手,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最后,還要聚力營造一個暖心爽心的人文環境。要激揚勇敢立潮頭、永遠立潮頭的精氣神,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傳承好“四千精神”,鼓勵浙江企業再展敢為人先、勇爭一流、堅韌不拔之品格,闖出氣勢、闖出空間、闖出機遇。在全社會倡導勤勞致富、創新致富,營造尊商、愛商、親商、安商的氛圍。(作者為遼寧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

  浙江已經在營商環境建設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相信通過進一步發揮優勢特長、補足短板弱項,一定能夠構建起全球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

 。ㄗ髡邽檫|寧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

編輯: 李磊明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