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首頁

搜索 郵箱 網站地圖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寧波網 >> 理論 >> 茶座

羅浩聲:這好那好,保持本色最好

http://www.lapoloniadelospolacos.com    中國寧波網2023/10/16 09:36稿源:寧波日報

  羅浩聲

  朋友圈有一則心靈雞湯說,如果你覺得某人過得不錯,那是你跟他還不熟。言下之意,對方所呈現的那些讓人眼羨的優越性,很可能是精心包裝出來的“人設”。仔細想想,不無道理。

  社會是個萬花筒,充斥著各種“裝”,其表現形式令人眼花繚亂。“裝神弄鬼”“裝模作樣”“裝聾作啞”“裝腔作勢”“裝瘋賣傻”“裝傻充愣”“裝怯作勇”“裝癡作態”……古代流傳下來的諸多成語、俗語,已經無法覆蓋、精準反映現代生活的各種“裝”。比如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裝酷”“裝冷”“裝深刻”“裝品位”“裝奇特”,等等。在“善裝”者眼里,只有想不到,沒有裝不了。

  “裝”,有的是被逼無奈,不得已而為之。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當曹操拋出“吾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的試探,劉玄德以聞雷驚慌失措的假象,主動示弱,躲過一劫,保住了性命。明成祖朱棣從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得大明江山之前,也是靠著裝瘋、裝病騙過了前來探查的朝臣。小說《紅巖》中“瘋老頭”華子良的原型韓子棟,25歲入獄,在獄中裝瘋賣傻14年,躲避特務監控,后來成功越獄。

  “裝”,更多是出于利益的算計和考量,F在,有很多網紅和明星喜歡“裝嫩”,搞直播把美顏開到最大,出門必打上厚厚的粉底。為何不愿素面見人?“臭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為了賺取流量。微信、抖音等平臺的短視頻中,經常有裝窮、裝慘甚至裝善,一些網友經過深入挖掘,發現有些慘狀和善舉,不過是擺拍而已,背后是滿滿的套路和利益算計,真是防不勝防。

  “裝”,有的是為了掩蓋真實面目,逃避監督和懲罰。過去有“大智若愚”之說,現代則有“大貪若廉”之謂。這些年揪出來的一些腐敗分子,在位的時候,往往是一副大公無私、清正廉潔的形象。有的明明“攢”下了數億元資產,家中的鐵皮柜裝滿了現金,出門仍然蹬個破自行車,住的依舊是原先單位分配的老房子。這種清廉形象,自然是“裝”出來的,是刻意為之,是為了避人耳目。

  “裝”,有個體的,也有集體性的。比如,對有些領域的不良社會現象,有的時候會出現集體失聲,大家都裝聾作啞,沒人敢站出來主持公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免得惹禍上身。比如,有的單位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聽起來言辭激烈,實際上互相之間心照不宣地提前做了功課,“揭短亮丑”成了“禮尚往來”。

  “裝”,其實也是挺累的。一要演得真。既然想要粉飾、改變真實面目,那自然是要挖空心思,下一番功夫的。否則,痕跡太過明顯,就容易穿幫。包裝出來的人設一旦崩塌,更是無可挽回。二要裝得久。西方有諺語說得好,“你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也可以永遠欺騙某些人,但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由此可見,一個人想一直裝下去,是不太可能的。要裝得“可持續”,不僅要有“演技”,還得有耐力。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事實證明,這好那好,保持本色最好。做人,還是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好。當然,有人可能要問,如果周圍的“裝”成了一種風氣該怎么辦?我的回答是:假如不“裝”不好意思,那就“裝”一點意思意思吧,但千萬別太當回事,不可用心過度、用力過猛,更不能利欲熏心、顛倒是非、弄虛作假。因為,“裝”出來的人設,早晚還是要露餡的。

編輯: 李磊明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