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灣新區:產業加“數”發展,打造數字經濟創新提質先行區
王歡鋒 胡佳艷
近年來,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超前布局數字經濟產業,積極搶占數字化發展新賽道,加速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奮力打造數字經濟創新提質先行區。
一、前灣新區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2023年上半年,前灣新區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產值達到260億元,占全市總量13%左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上企業營收268.3億元,成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1、數實融合深度推進
前灣新區積極以數字賦能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以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為抓手,打造智能制造新標桿,極氪智慧工廠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國家級5G全連接標桿工廠,方太智能工廠入選省“未來工廠”,累計建成省“未來工廠”2家,省級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7家,市級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20家,市級5G+工業互聯網工廠3家,總量走在全市前列。
2、數字平臺加快建設
秉持筑巢引鳳發展理念,前灣新區積極推進數字制造產業平臺體系建設。新區智能汽車平臺入選浙江省級首批“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數字經濟產業園、戰略性新興產業園、方太高端廚電智造創新產業園等一批專業平臺陸續開工建設,特別是由新區管委會整體謀劃、國有公司投資打造的數字經濟產業園,聚焦集成電路、智能終端、5G通信、汽車電子、顯示面板等新興產業領域,一期、二期已經建成投用,累計落戶研發機構和企業40余家,總投資超150億元,2023年上半年園區企業產值達到7億元,產業園三期、四期已啟動建設,計劃合計建成廠房超200萬平方米,將打造成為華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地。
3、數字產業擴量提質
前灣新區始終聚焦產業立區的功能定位,近年來聚焦數字經濟產業,引進相關項目近60個,總投資超300億元,聚集了一大批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初步培育形成集成電路、智能終端、汽車電子、軟件設計、關鍵傳感器等數字經濟產業鏈,今年將新開工數字經濟產業項目26個,年內投資超過30億元。為進一步優化數字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新區組建了總額20億元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基金,專門投向電子信息制造、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產業方向,助力數字經濟產業加快發展。
4、數字創新動能增強
前灣新區大力實施數字經濟重點項目研發,攻克芯片、半導體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群芯微電子的“光電耦合器”、奧拉半導體的“高性能時鐘芯片”項目先后榮獲“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一、二等獎。圍繞汽車產業的新能源化、智能化、網聯化,落戶浙江省綠色智能汽車及零部件技術創新中心,引進新能源實驗室及裝備制造、智能網聯測試場等項目,推進關鍵功能件自主創新設計、研發、制造,加速打造新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生態鏈。
二、促進前灣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前灣新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不均衡、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及關鍵產品缺乏、數字經濟產業鏈不夠完整等制約難題。下一步,前灣新區將聚焦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產業優勢、先發優勢,以重點集群、優勢產業為牽引,著力打造一批高端引領、前沿布局的數字產業集群,推動新區的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優勢產業全國領先,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互促共融,確保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產值增速高于規上工業產值增速,為全市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當標桿、做示范。
1、進一步打造數字產業集聚發展“大平臺”
緊抓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興起和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機遇,聚焦汽車、集成電路、智能終端、裝備制造等前灣新區重點產業,加快推進產業園區、研發中心等平臺載體建設,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培育一批標桿企業,打造若干數字產業集群。加快打造產業集聚平臺,積極推進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園、數字經濟產業園,持續推進引領性產業、龍頭型項目招商引資,發展壯大集成電路產業,加速5G芯片、汽車芯片等多樣化芯片研發創新,推動大功率半導體等先導科技領域產品向集成化、功率化、模塊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打造成國內領先的功率半導體制造基地、集成電路先進封裝測試產業高地、寬禁帶半導體產業集中區、設備及零部件和材料生產物流中心、集成電路應用中心、高端汽車電子芯片示范中心等六大中心,助力全市“一鏈四區”布局建設。依托前灣新區智能汽車“萬畝千億”平臺,加強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車載系統等汽車電子、智能車載設備發展,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標桿培育、增量提質、創新引領、數字賦能、招商引智、生態優化、開放合作七大行動,推動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力爭到2025年,新區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40萬輛、產業規模突破12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規上企業在100家以上,新能源汽車整車出口規模超過200億元,成為帶動數字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2、進一步構建產業數字化發展“新生態”
聚焦智能汽車、高端裝備、智能家電等新區具有良好產業基礎、較強帶動作用的重點產業,以點帶面實施數字化改造,推動“大優強”企業樹標桿、優勢骨干企業爭試點,加快中小企業“仿樣學樣”輕量化數字化賦能進程。瞄準汽車、家電等優勢產業,打造特色化產業大腦,進行即時分析、引導、調度、管理,探索構建“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未來產業先導區”聯動建設新模式。加快推進行業智能化改造,率先以汽車、裝備、家電等智能化改造需求密集的傳統特色產業為切入口,作為首批次開展智能化改造全覆蓋的重點行業。積極發展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提質擴面,打造一批全國領先的5G全連接工廠、未來工廠、智能工廠等示范項目,創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前灣新區智能化改造企業示范樣板。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深化數字技術在工業能效管理中的應用,探索開展“零碳示范”。聚焦低碳改造、工業循環經濟、工業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等重點,加大工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技術和服務供給力度,構建數字化賦能工業能效管理解決方案資源庫。
3、進一步塑造數字協同創新“大格局”
充分發揮吉利(寧波)研究院、寧波杭州灣新材料研究院、省綠色智能汽車及零部件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優勢,開展集成電路、高端軟件、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數字關鍵技術項目攻關,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為前灣新區汽車、智能家電、生物醫藥、通用航空等重點產業提供技術支撐。暢通數字創新成果轉化,面向數字經濟重大需求,設立數字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池”,支持開展市場化、常態化數字經濟創新成果產業化推廣。鼓勵科研團隊、企業積極參與建設新材料、智能家電等重點產業國家標準專庫。推動復旦科創園等產業創新平臺培育建設,加快智能網聯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檢測認證平臺建設。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校企聯合技術攻關,做大做強興業盛泰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方太省級重點實驗室等企業創新平臺,通過委托研發、專利許可、檢驗檢測、設備租賃等有償服務形式,為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積極探索組織研判和謀劃布局未來產業新賽道,搶占人形機器人、人機交互、元宇宙、類腦計算、量子科技等新賽道,攻克突破量子光學、硅光子集成、光電子、先進半導體芯片、高端顯示器件等重要信息材料與器件。優化布局算力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浙東移動產業園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綠色新型行業大數據中心。深化布局新技術基礎設施,推進5G、物聯網等在重點工業園區、無人駕駛道路等特殊場景的深度覆蓋,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及示范應用。
。ㄗ髡邌挝唬呵盀承聟^管委會辦公室、寧波市智慧城市規劃標準發展研究院)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