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首頁

搜索 郵箱 網站地圖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寧波網 >> 理論 >> 社科苑

陳金波 楊方媛:黨建引領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http://www.lapoloniadelospolacos.com    中國寧波網2023/09/20 09:43稿源:寧波日報

  陳金波 楊方媛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發展好中國民營經濟,關鍵也在黨。正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民營經濟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長足發展。在全國,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出“56789”特征。而在寧波,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65%的國內生產總值、70%的稅收、81%的出口、85%的就業崗位、9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97%的企業數量。

  一、黨的領導: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所依

  黨領導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改革開放以來,黨不斷破除所有制觀念束縛、持續打開民營經濟發展“大門”。從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兩個毫不動搖”,到黨的十七大提出“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從黨的十八大提出“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到黨的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從黨的二十大重申“兩個毫不動搖”,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黨始終明確和堅持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發出壯大民營經濟最強音、賦予民營企業“定心丸”、給予民營經濟“大舞臺”,引領民營經濟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匯成汪洋大海。

  黨領導完善民營經濟支持政策。一方面,主導制定出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等扶持性政策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另一方面,指導頒行《公司法》《對外貿易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督促法治落實落細,保護和規范民營經濟發展。

  黨領導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彰顯民營經濟創新發展重要“動力源”、吸納就業重要“蓄水池”、國家稅收重要“增長極”多元優勢,關鍵靠黨的堅強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把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指示精神落到實處,著力打破各種“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破除各樣隱性壁壘,不斷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二、黨的統戰: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所系

  科學回答“為了誰”與“依靠誰”問題。民營經濟人士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明定的十二類統戰對象之一。黨中央強調“加強黨對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領導”、解決民營經濟發展的人心和力量問題,就是為了踐行統一戰線團結民營經濟的任務使命。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作出“民營經濟始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民營經濟人士始終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必須團結和依靠的重要力量”的“兩個始終是”新論斷,全面回答了發展民營經濟“為了誰”與“依靠誰”的問題。

  正確處理“一致性”與“多樣性”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一戰線是一致性與多樣性的統一體。只有一致性沒有多樣性,就沒必要建立統一戰線;只有多樣性沒有一致性,就建不起統一戰線。民營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利益訴求的多樣化,既需要通過統一戰線鞏固已有共識、形成新的共識,也需要依靠統一戰線聽多元聲音、多樣意見、多態訴求,在求同存異中凝心聚力,畫出最大同心圓,最大可能把民營經濟人士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

  全力當好“指導員”與“服務員”角色。針對一些民營經濟人士政治顧慮多、思想疑慮多的現實,各級黨委政府要拿出真招實策,既高度認同其地位、身份、作用的“真信任”,又有服務民營企業溝通交流的常態化機制,幫助其解決各種急難愁盼問題。

  三、黨建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所在

  以有力的黨建引領“鑄魂”。新發展階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毫不動搖”的重要論述和“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實抓好民營企業黨建”重要指示精神,既需要以有力的政治引領增進民營經濟人士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又需要以“信仰最重要”“夢想最閃亮”“奮斗最幸福”的紅色引擎激勵民營企業家,引導其在飲水思源、反哺社會中做有家國情懷的企業家。

  以有為的黨建組織“塑形”。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決策部署,既需織實民營經濟領域黨的組織“網格線”、提升黨的組織“覆蓋面”,確保黨建“有體系”,又要夯實“六有”標準、建實黨建平臺、做實“智慧黨建”,確保黨建“有陣地”;既要強化黨組織書記示范崗、黨建指導員責任崗、黨員先鋒崗建設,確保黨建“有歸屬”,又要建立“黨建聯盟”賦能企業發展、賦能產業升級、賦能生態保護、賦能金融服務,形成區域化大黨建格局,確保黨建“有力量”。

  以有效的黨建機制“聚心”。推動民營經濟領域黨組織實現從支撐黨建的“組成細胞”,向壯大事業的“生長細胞”躍進,既需完善“用心引導”機制、在抓實企業黨建中打造有執行力的“聚能之場”,又需健全“專心溝通”機制,在雙向發力優勢互補中創造有凝聚力的“聚心之家”;既需完善“細心服務”機制,在調解矛盾中塑造有戰斗力的“聚神之所”,又需健全“悉心解困”機制,在雙向融入中打造有磁吸力的“聚力之地”。(作者單位:浙江萬里學院、寧波大學)

編輯: 李磊明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