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首頁

搜索 郵箱 網站地圖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寧波網 >> 理論 >> 學習貫徹二十大

秦強: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各方面

http://www.lapoloniadelospolacos.com    中國寧波網2023/09/12 10:52稿源:寧波日報

  秦強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從地位作用上看,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抓住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關鍵環節,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建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屆中央、十九屆中央歷次全會,從治國理政、執政興國的戰略高度對依法治國進行了規劃部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依法治國重大問題,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個決定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個關于加強法治建設的專門決定,首次將黨內法規制度體系與國家法律法規體系并列起來,一起作為管黨治黨、治國執政的基本方式,在中國法治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基于法治建設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黨的十九大之后,黨中央決定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2020年11月,黨中央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強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這次會議最大的歷史貢獻是首次提出并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強調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深刻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內涵和核心要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全面回顧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體要求,用“十一個堅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深入回答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十一個堅持”分別是: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這“十一個堅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戰略思想,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必須深入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從關系上看,這“十一個堅持”既各有側重,又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豐富內涵: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是根本保證,全面依法治國在根本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通過法治保障黨的領導的有效實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根本立場,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用法治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根本方向,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朝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前進;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是最高準則,全面依法治國必須依據憲法,在憲法法律范圍內開展;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奮斗目標,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總抓手,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是工作布局,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上加以部署;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重點任務,完成了這四項重點任務,全面依法治國就有了抓手依托;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是核心環節,涉及國內治理和國外治理的關系定位,涉及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是重要基礎,沒有一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工作隊伍,法治建設就無從談起;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是關鍵因素,只有領導干部帶頭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全面依法治國各項任務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從性質上看,“十一個堅持”既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需要重點抓好的十一個方面的工作要求,又構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精髓、核心要義和基本要求。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要全面準確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國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點任務、重大關系、重要保障,切實在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

  開啟深入推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征程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全面依法治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不僅是推進國家治理的重要途徑和基本方式,而且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中,全面依法治國占據著重要地位:在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內容的“十個明確”之中,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十四個堅持”之中,“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方略之一;在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偉力的“十三個方面成就”之中,“在全面依法治國上”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南。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專章進行論述和專門部署,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提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首先,黨的二十大報告把“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作為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16個方面重要成就之一;其次,黨的二十大報告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概括“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并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第三,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謀劃部署,專門對法治建設進行專章論述和重點部署,強調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嚴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設法治社會,充分顯示了黨中央對法治建設的高度重視。

  當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是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任務目標。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要把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任務,同開展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同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將學習工作熱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生動實踐,不斷開創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新局面。(作者為中宣部全國宣傳干部學院教研部主任)

編輯: 李磊明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