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平: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
沈小平
為官之道,首在政績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搞貪大求洋、盲目蠻干、嘩眾取寵;堅持出實招求實效,不搞華而不實、投機取巧、數據造假;堅持打基礎利長遠,不搞急功近利、竭澤而漁、勞民傷財。
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樹立和踐行什么樣的政績觀,不僅影響到個人健康成長,更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興衰。實踐表明,樹牢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就能把正從政、謀事、創業的“總開關”,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了共產黨員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所處的崗位,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要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把為黨盡責、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得到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事,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共產黨人的政績。這就要求,在謀劃推進工作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盼;在制定政策措施時,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在推動工作落實時,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業績都是干出來的,真干才能真出業績、出真業績。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員干部必須正確把握實干實績實效導向,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扎扎實實做好自己擔負的每一項任務,做到我的崗位我負責、我在崗位請放心,以真抓實干的行動,干出一番實打實的業績。堅持功在當下、利在長遠,認真思考“在任上能干什么、為將來能留下什么”,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格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做好“瞻前”與“顧后”的工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傳遞好手中的接力棒。
金杯銀杯比不上群眾的口碑。業績好不好,要看群眾實際感受,由群眾來評判。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就要堅決摒棄為了個人功名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堅決防止因“政績沖動”而虛報浮夸搞“數字政績”“虛假政績”,切實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淀之后的真評價,把為群眾造福的事情真正辦好辦實,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樹牢正確政績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性。只有黨性堅強、摒棄私心雜念,政績觀才能不出偏差。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堅持從黨性高度認識政績觀問題,切實加強黨性鍛煉,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始終保持對權力的敬畏感,馳而不息提高思想覺悟、精神境界、道德修養,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著力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努力做到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