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首頁

搜索 郵箱 網站地圖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寧波網 >> 理論 >> 茶座

陳布衣——四明山上風雨行

http://www.lapoloniadelospolacos.com    中國寧波網2023/07/27 09:00稿源:寧波日報
 
陳布衣 (照片均由作者提供)
1949年4月,中共浙東臨委、浙東行署、第二游擊隊部分領導成員在諸暨與陳布衣(前排右)合影

  鄒璐莎 

  今年是陳布衣同志誕辰110年。陳布衣(1914-2007),原名裘祖恩,浙江嵊縣(今嵊州)崇仁鎮人。作為浙東抗日根據地和浙東游擊根據地史上的重要人物,陳布衣為浙東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青年愛國,熱血入黨

  陳布衣出身貧苦農家,在父母叔伯的言傳身教下,幼年的陳布衣養成了急公好義、正直助人的品格。陳布衣15歲高小畢業,17歲時在潤豐錢莊做學徒,刻苦自學古文經典,堅持習字。

  “九一八”事變后,陳布衣出于抗日義憤,自己出錢買紙編寫“要聞摘要”,作為墻報張貼在要道,向民眾宣傳。1934年,陳布衣結識進步青年張珂表,在張引導下,開始閱讀《讀書生活》《世界知識》等進步書刊,了解共產主義,組織“求知”讀書會,逐漸成為青年進步活動中的積極分子。

  “七七”事變后,陳布衣以文化工作隊隊長的名義,同其他知識青年創辦夜校、臺門學校,宣傳抗日救亡。1938年5月,24歲的陳布衣由邢子陶(時為寧紹特委組織部部長)秘密介紹加入共產黨。1939年2月,陳布衣任中共嵊西區區委書記,經組織安排離開錢莊,以小學教員身份為掩護從事黨的工作。陳布衣白天教書,夜里以交朋友的方式做群眾工作,很快在白區把群眾發動起來。

  調任余姚,扎根四明

  1940年,嵊縣遭遇春荒,米價大漲。時任中共嵊縣縣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的陳布衣作為領導人之一,通過支部發動群眾,展開抑平米價的請愿斗爭,取得一定勝利。

  “皖南事變”后,寧紹特委將陳布衣秘密調任余姚,開展工作。陳布衣從此與四明結下不解之緣?箲鹌陂g,其先后任中共余姚縣逍林區特派員、山南聯絡員、姚虞縣委書記、姚南特派員、南山縣委委員、四明地委組織部干部科科長等職。

  在姚南期間,陳布衣負責第三線工作。劃入第三線的黨員,不參加公開活動,一切行動以群眾面目出現。陳布衣以販筍商人的身份作掩護,在大嵐鄉大陳村、鹿亭鄉竺家園、大隱鎮旱溪頭村建立立足點,秘密發動群眾,與敵偽頑作斗爭。

  在南山期間,陳布衣、朱之光等在四明地委的直接領導下,緊緊依靠群眾,廣泛開展群眾運動,發展黨員,培訓骨干;貫徹統戰政策,建立政權機構,發展民兵組織,建立自衛武裝,成功將南山地區建成四明山的一塊重要根據地。

  依靠群眾,隱蔽堅持

  1945年抗戰勝利后,為維護國內和平大局,中共做出了原在浙東的新四軍撤出浙江、僅留下少量干部堅持原地斗爭的部署,并將原有黨組織再次改為特派員制。陳布衣在區黨委部署下,任中共南山縣特派員,堅持工作。

  在譚啟龍“樹立黨的旗幟,保存有生力量,等待時機”的指示下,陳布衣帶領堅持人員,“面向群眾背靠山”,扎根于群眾之中,分散隱蔽堅持,“站穩了腳跟,堅持了斗爭”,保存壯大了革命力量,一直到重新建立武裝,勝利完成了隱蔽斗爭的艱巨任務。最初,陳布衣等人在四明山區南黃一帶隱蔽,后為躲避清剿,又先后轉移至四明山區屏風山、大俞一帶,繼續與敵周旋。1945年底到1947年初,國民黨在四明山區組織了五次大規模的“清剿”,實施“吃西瓜吃中心”“簸箕”“漁網”等戰術,卻始終一無所獲。

  臨危北上,武裝斗爭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當時,唯一的電臺被摔壞,四明地區與華中分局中斷電訊聯系,只能靠新華社明碼電訊了解情況。危急關頭,陳布衣受中共四明地區特派員派遣北上,向華中分局全面匯報請示。華中分局根據陳布衣的匯報,指示浙東工作要“發動群眾,建立武裝,重新恢復根據地”,四明由此從隱蔽堅持轉為公開斗爭。

  1947年1月,四明工委成立,劉清揚任工委書記,陳布衣任工委副書記,一段時期內取得了反“雪天清剿”“窖湖繳槍”等勝利。5月,草茅庵建軍,顧德歡、陳布衣等帶領這支小型主力武裝在反“清剿”斗爭中發展力量,在青巖、中村、流水潭、洪家洋等地與敵激戰,逐漸打開四明局面。

  1948年后,陳布衣改任四明工委書記兼第五支隊政委,始終堅持斗爭在四明山一線,參與指揮戰斗,建設鞏固四明游擊根據地,直至寧波解放。其中,上王崗戰斗是解放戰爭時期四明地區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敵我投入兵力和傷亡最大的一仗。這一仗的勝利,打出了軍威,也鼓舞了軍心民心。

  新中國成立后,陳布衣長期在寧波工作,歷任寧波地委紀委書記、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1987年12月離休后,任中共寧波市委黨史委員會主任。2007年11月1日逝世。

  陳布衣曾說,“有幸成為這革命洪流中的一粒小水滴,生死搏斗的幸存者”。斯人已逝,其革命精神永存。

 。ㄗ髡呦祵幉ù髮W科學技術學院教師,寧波市紅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編輯: 鄭曉華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