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媒介形象推動城市文明建設

亞運會倒計時100天的寧波燈光秀。(唐嚴 攝)
在媒介技術的浪潮中,城市作為一個巨大的實體空間,其傳統意義上的空間概念正在逐漸被解構,代之的是其在各種媒介空間中的呈現——城市媒介形象。城市媒介形象依托多元媒介形態,時時刻刻展現著城市景觀、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等內容,對內凝聚人心,對外彰顯城市現代文明和城市軟實力,直接影響著人們對于城市的價值認同,并在推動城市發展與城市文明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柏佳裕 常譽維 寧海林
A 城市媒介形象與城市文明
城市文明是城市中各要素所構成的文明,包括城市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態文明等。在萬物皆媒的時代,城市形象通過各種媒介進行著塑造和傳播,由此構建的城市媒介形象與城市文明互為表里、同構共生。
一方面,城市媒介形象是反映城市文明程度、見證城市文明建設的鏡像;另一方面,城市媒介形象推動城市文明建設,為城市文明塑型。在擬態環境中,城市的媒介形象是了解實體城市形象的重要參照,直接影響著人們對于城市的認知和評價,這對城市發展和文明進步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管理者如果善于利用城市媒介形象進行社會治理,不僅能夠提升城市形象的美譽度,也能夠切實推進城市文明建設,實現兩者共贏。
B 城市媒介形象對城市文明的推動作用
城市的媒介形象是構建社會文明的利器。城市媒介形象在呈現的過程中既展現了城市文明風貌,也推動著城市文明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推進城市形象與城市文明建設
城市媒介形象能夠推動城市形象與城市文明進程。首先,正面的城市媒介形象推動著城市文明的發展,對城市形象建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數月前,寧波“順其自然24年捐款1469萬”的新聞再一次沖上熱搜,人民網、環球網、浙江日報等54家官媒及眾多自媒體進行報道,也讓更多人認識了“愛心寧波 尚德甬城”。在此影響下,全國各地匿名捐贈的愛心人士越來越多,充分發揮了示范效應,這些凡人善舉也讓城市名片愈加閃亮。其次,負面的城市媒介形象固然會給城市“抹黑”,卻能促使城市管理者及市民付諸行動改變現狀。如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湖南邵陽男子當街踹倒女子等不文明事件引發了全網關注,網友義憤填膺,不可避免地對這些城市產生負面印象。隨著問題暴露,也督促著管理者重視并加強對城市文明的治理,引導并規范市民行為,從而撕掉“不文明城市”的標簽。
2、促進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
城市媒介形象的宣傳會在很大程度上整合社會資源,促進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成為城市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媒介形象通過宣傳城市中的公共文化資源如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廣場等,吸引人們前來參觀,能有效提升其利用率,進而推動城市文明建設。例如,寧波的城市宣傳口號是“書藏古今,港通天下”,“港通天下”意指寧波是一個因港而興的現代化濱海大都市,“書藏古今”不僅指那座最古老的藏書閣,更是代表著寧波崇文崇教的文化精神。這樣的城市媒介形象凝練地形塑著城市形象,也提升了天一閣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前往參觀,了解寧波文化。與此同時,作為全國文明城市的寧波,以市民的體驗感作為重要衡量標準,打造了“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廳,為市民提供干凈舒適、綠色安逸的休閑環境,極大增強了市民的生活幸福感,也為其他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務發展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3、引導規范市民文明行為
文明是人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在參與社會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形成的積極成果與生存體系。市民的整體素質,影響著城市文明的發展程度。城市媒介形象通過引導市民學習和模仿文明行為,提高文明素質。例如,宣傳城市的文明行為和優秀人物,引導市民學習文明禮儀、遵紀守法,規范市民的行為,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達到人在秩序層面的文明。“文明寧波”的城市建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在“文明寧波”公眾號中,不斷宣講著寧波暖心的助人事跡,發布公益廣告以傳遞文明信號。此外,“微互動”欄目還專門設有兩個以市民參與為主的板塊——“We志愿”與“不文明隨手拍”,通過志愿組織活動與隨手發布不文明現象,讓市民融入城市生活,傳遞志愿精神,激發市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其認同感和凝聚力。這樣的媒體宣傳,引導著公眾遵守交通規則、遵循文明禮儀,提高文明素質,推動城市文明建設。
城市媒介形象猶如一張電子名片,對城市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媒介技術的更新迭代,城市媒介形象將對城市文明的發展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應充分利用媒介手段,注重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借助媒介力量打造立體、獨特的城市媒介形象,避免落入千篇一律的套路,以吸引更多人關注、了解城市,促進城市文明的發展和繁榮,不斷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媒介形象在塑造過程中應當秉持客觀原則,城市媒介形象的推廣不單依靠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更重要的是激發市民的主體意識,調動其積極性。在政府、媒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城市媒介形象和城市形象交相輝映的局面。
【本文系寧波城市文明研究院課題“寧波城市形象的媒介呈現研究(CSWM202210)”研究成果】
。ㄗ髡邌挝唬簩幉ù髮W人文與傳媒學院)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