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首頁

搜索 郵箱 網站地圖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寧波網 >> 理論 >> 寧波新論

構建高職“大思政”育人格局

http://www.lapoloniadelospolacos.com    中國寧波網2023/06/08 11:01稿源:寧波日報

  胡秋兒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本質是堅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育人的全過程,著眼于思政要素的全過程融入和全社會力量的共同構建。高職院校是向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的場所,而觀諸當前,高職院校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仍存在著思政課程和其他課程“兩張皮”、課外實踐形式與內容“頭重腳輕”、崗位實習期間思政教育存“空白”等問題,為此,要一體推進高職院校構建高標準“大思政”育人格局,這是培養大學生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心的有效形式,也是提高大學生思政素養、培育時代新人的教育過程,對發展經濟、促進就業和社會穩定發揮著積極作用。

  創新思政理論課與其他課程相融合的機制,形成全課程思政育人

  根據思政課和其他課程(通識課、專業課)各自的課程特點,在思政課程和其他課程“同頻共振”的基礎上開展思想政治要素的實踐轉化,創新形成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課程思政”課的協同教學機制。

  聯合的課程教學團隊:打破三類課程各自為政的局面,組建由思理課教師、通識課教師、專業課教師以及企業家、企業工匠組成的課程思政教學創新團隊。聯通的課程教學內容:實施培養方案和課程教案制訂的“聯席”制度,如將“百年紡織史”等思政要素融入專業課程;推行互進課堂形式的“同上一堂課”,邀請專業課教師、企業工匠共同授課。聯動的課程教學方法:匯編以專業課程模塊為單位的思政要素案例,形成共享的菜單式案例庫,從而開展“拼裝式”的組合教學。

  協同教學機制既堅持了思政課程的“主渠道”地位,又發揮了通識課、專業課在思政教學中的補位作用,打破了三類課程各自為政的局面,提高了協同效果,形成了第一課堂思想政治教育“一盤棋”的局面,同時還為課外實踐教學提供了理論教學基礎。

  構建思政教育與課外實踐的互融互通范式,優化全方位思政育人

  深入研究課外實踐在思政教育中的獨特功能,針對課外實踐教育“眉毛胡子一把抓”等現象,搭建思政基地、思政項目和思政評價等載體或體系,實現思政教育在課外實踐中的“橫向貫通”。

  思政基地:打造校內具備思政育人功能的實訓基地和立足專業特色的教師工作室,推進形成以習得技能為核心、以修煉品性為導向的“匠藝—學徒制”。思政項目:推動黨性教育嵌入學生培養任務的黨建項目培育,并依托創新項目、創業項目、公益項目和文化項目,引導學生扎根中國大地,結合社會熱點、難點開展課外實踐,創新形成思政活動品牌。思政評價:創設包含學風指數、文明指數等6個基礎指數和技藝指數、實踐指數等5個拓展指數的評價標準,實現課外思政教育的“以評促教”。

  以“匠藝—學徒制”為核心的實踐基地,使得教師角色回歸本源(教書和育人),讓思政教育與實踐教學實現深度融合;思政項目的巧妙設計則將學生的親身參與轉變為堅定的理想信念;開展特色思政評價體系則實現了課外思政實踐育人的“可評價”,為課外實踐性思政教育的精準實施提供了“新工具”。

  創設校企間協同實施思政實踐教育的方法,補齊全過程思政育人

  針對高職院校工學結合的培養特點以及頂崗實習期間思政教育的“空白”等現狀,聯合企業開展“三銜接”的校企雙元協同思政教育,并在內容、導師、管理三方面形成兼具高職和行業特色的機制做法,促進學生思政教育的“縱向連接”。

  內容方面:“2+X”課程設計。如開設《優秀企業文化》和《紡織行業職業道德規范》兩門專題式思政課程,將X門課堂搬進車間。導師方面:在實踐教學中結合崗位融入思政要素,設立思政教育“雙導師制”。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兼任思政導師,要求深入到頂崗實習一線;在企業聯合聘任思政素質好、技術技能高的技術人員擔任“工匠導師”,開展言傳身教。管理方面:“三位一體”思政載體。搭建網絡平臺、流動支部和思政工作室三個載體,觸及頂崗實習期間思政教育的“神經末梢”。

  “2+X”的課程設計,融入企業文化和職業規范,在整個實習過程中融入思政要素;“雙導師制”在有效規避學生頂崗離校期間教師指導斷層的同時,兼具了技能習得和品性修煉的雙重作用;網絡平臺、流動支部和思政工作室“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則有效融合了線上和線下、固定和流動,全場景、全時域地實現了頂崗實習期間思政教育“一個都不能少,一刻都不能停”的目標。

  總之,新時代背景下,一體推進高職院校構建高標準“大思政”育人格局,要始終圍繞增強學生思政素養的核心目標,繼續將家國情懷、知行合一、社會責任等理念融入思政教學工作之中,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蓋;堅持開放融合、協同育人的原則,通過企業、政府、社會組織等資源,不斷豐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更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匯聚多方資源,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優勢,探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育人的新模式,以適應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需要和新目標!颈疚南2022年度第五批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教育專項(G22-5-JY16)研究成果】

 。ㄗ髡邌挝唬赫憬徔椃b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 陳曉怡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