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an id="6mrv8"></span>
      1. <optgroup id="6mrv8"></optgroup>
          中國寧波網首頁

          搜索 郵箱 網站地圖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寧波網 >> 理論 >> 茶座

          桂曉燕:飯吃之會飽 書讀之會好

          http://www.lapoloniadelospolacos.com    中國寧波網2022/10/20 09:04稿源:寧波日報

            桂曉燕

            寧波老話講:“飯吃之會飽,書讀之會好。”您也許覺得,介簡單道理,啥人勿曉得?不就是用吃飯比喻讀書,強調讀書的重要和好處嗎?

            這話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大家知道的是,開卷有益,增智養德,腹有詩書氣自華;古代的文人靠讀書考取功名,走上仕途;現在的學生靠讀書獲得知識和文憑,謀求發展;大家不太知道的是,讀書還能使人健康長壽!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說的。就在10月1日慶賀楊振寧先生百歲誕辰的現場,楊先生向大家分享了他的六條長壽秘訣。第一條就是讀書!

            楊振寧先生強調:讀書的作用勝過一切保健品!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和學問,還能起到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因為讀書能使人的心靜下來,而靜心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

            其余五條秘訣依次是:少食多餐、保持良好心態、堅持適當鍛煉、從不亂吃藥、遺傳了母親的長壽基因。開一句玩笑,最后一條需要投胎技巧,難以模仿;其余四條基本上是長壽老人共有的,也是經常被推薦的經驗?梢哉f,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啟發的秘訣,非讀書莫屬!

            “飯吃之會飽,書讀之會好。”這句老話在楊振寧先生身上,得到了生動體現;而當年和他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李政道先生,也同樣如此。楊先生今年100歲大壽,李先生今年也已96歲高齡。這兩位從西南聯大起飛的炎黃子孫,既是科學界熠熠生輝的明星,又是令人欽佩羨慕的老壽星,實在是太難得了。

            據國外的研究結果顯示,諾貝爾獎獲得者普遍長壽。如經濟學獎得主的平均壽命達到85歲,有一半以上超過90歲,還有不少超過100歲的。早在1950年,就有學者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進行過相關研究。據統計,當時他們的平均壽命為74.7歲;而當時世界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也才65歲。

            各國諾貝爾獎得主普遍長壽,在全世界傳為佳話;無獨有偶,我國北京大學哲學系壽星輩出,也被人津津樂道。該系教授樓宇烈在《文明之旅》節目中談到,盡管自己已經年近八旬,但在北大哲學系,不敢自稱老人。因為北大哲學系是公認的“長壽系”,在那些比自己年長的同事面前,只能當小弟弟了。

            李中華教授作為北大哲學系的扛鼎人物之一,曾師從馮友蘭、張岱年等哲學名家。他告訴大家,在北大哲學系,載入系史的人物中,90歲以上的有十幾人,占總數的四分之一;85歲以上的22人,幾乎占了一半。

            系主任王博教授,在許多場合談到,北大哲學系是有名的“長壽俱樂部”,哲人的長壽是他們的一大驕傲。他很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哲學有時候不能夠讓你一見鐘情,但是它可以讓你受益終生。”

            為什么科學家和哲學家特別長壽?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秘訣就在于他們的學習和思考。終生不懈的讀書學習、深度思考,使他們的腦細胞被大量激活,長期保持大腦的活力。同時學習能不斷增加知識、豐富修養,促進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多作貢獻,從而獲得成就感和快樂。而中國的哲學,蘊含明理節欲、修身養性的道理,本身就具有養生的作用,這應該是哲學家的長壽優勢吧。

            中國人都知道杜甫說過的這句話:“人生七十古來稀。”事實上,古人一般不但活不到70歲,連40歲都是奢望!據1996年《生命與災禍》雜志刊文記載,中國古人的平均壽命大致如下:夏、商時期18歲,周、秦時期20歲,漢代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

            古人的壽命為什么這么短呢?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古代生產力低下,許多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忍饑挨餓,營養不良,怎能活得長?二是古代醫療水平有限,許多今天看來不成問題的疾病,能要了古人的性命。比如屢立奇功、威震匈奴的西漢名將霍去病,也沒能“去病”,據說死于傷寒,年僅23歲。三是古時戰亂頻仍,殺戮驚人。如戰國后期的長平之戰,秦將白起殘酷坑殺趙國降卒40萬,使得趙國人口大減,一蹶不振。

            人類社會在不斷發展,人類的數量和壽命在逐漸增長。挪威生理學教授愛德華、梅布里特夫婦認為,近半個世紀,全球人類平均壽命的增長,超越了前10個世紀,這與信息爆炸促進大腦的高速運轉,有直接的關系。由于愛德華夫婦發現了人體“大腦中的GPS”,共同獲得了201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獎。

            所有的研究和案例都表明,多多用腦是最好的養生方式和長壽秘訣。那還要不要走路?要不要唱歌?要不要大笑?……當然都可以,這與多多用腦一點也不矛盾。楊振寧先生的長壽秘訣,也不止讀書思考一條嘛。

            “飯吃之會飽,書讀之會好。”讓我們好好吃飯,好好學習,活出健康,活出長壽,活出人生的精彩!

          編輯: 朱晨凱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1. <span id="6mrv8"></span>
            1. <optgroup id="6mrv8"></op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