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錢:教師爺·差評師
吳啟錢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在“教師”后面加一個“爺”字,變做“教師爺”,就成了天下最令人討厭的人之一。
教師爺啥嘴臉?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積極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歡迎一切有益的建議和善意的批評,但我們絕不接受‘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
教師爺,舊稱教人習武的人!讹w龍全傳》第二十九回寫到:“這是橫行害民的團練教師爺,平日間只有他如狼似虎,還有誰人敢說他一個不字?”教師與教師爺,一字之差,云泥之別。
教師這種職業,需要國家認定的資格,需要真才實學,有一顆無私之心。而教師爺,不要資格,無需培訓,需要的只是一張唯我獨尊的厚臉皮。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人格平等、互相成就的關系,所謂教學相長;教師爺總是高人一等,頤指氣使,“毀”人不倦,最終讓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教師育人的手段是鼓勵和幫助。即便是批評,也是自帶善意,就事論事,改過就好。教師爺毀人的利器,主要是差評和指責。凡事只看到差的一面,不符合自己心意或利益的,則無視事實,甚至歪曲、捏造事實,以指責攻擊為能事,以羞辱教訓為樂事。就算有所謂的鼓勵,也是出于私心,本質上還是差評。
因而,教師爺基本上就是差評師,兩者之間,實際上是一體兩面的關系。這類人,在生活中也不少見。
筆者長期從事法律服務,發現所有感情和睦的夫妻或情侶,都有共同點:相互欣賞,一起成長;有矛盾的雙方,也有共同點:其中一方或雙方,教師爺意識明顯,差評師特征多一些。無論是差評師,還是教師爺,家庭生活中只要出現一個,婚姻關系往往容易走向解體或沉淪。
一個總是被老婆差評的中年男人說,他經常有種“有家不想回”的念頭,哪怕是到了家門口,也會猶豫不決,擔心一開門,老婆不是抱怨就是指責。比如,生意應酬喝醉了,難受時,老婆第一句話不是關心,而是“整天就知道喝”,選擇性地忽視丈夫為家庭做出的犧牲。
這些現象,在問題婚姻里比比皆是。比如“你怎么這么沒本事?”“你啥時候才能不這么窩囊?”“你怎么賺不來錢?”……對于男人而言,這些話如同火辣辣的耳光,扇掉他們所有的自尊。
但有的妻子不明白這些話的危害,以為這能督促老公好好上進。殊不知,講了這些話,不會有任何正面效果。同理,女人如果碰到這樣的老公,婚姻生活也會毫無意義。結婚紀念日,妻子精心打扮一番,漂漂亮亮去見丈夫,卻被批評說:“老夫老妻了,打扮給誰看!”一句差評,足以毀掉一天心情。
心理學里有個阿倫森效應:一個人被持續性貶低,就會逐步減少與你相處的動力?偸潜徽煞蚧蚱拮“耳提面命”,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一個社會,教師爺越多,越沒有正氣;一個家庭,差評語言越泛濫,越沒有和氣。教師爺或差評師,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永遠正確”是他們對自己的自負,“無一是處”則是他們對他人的認知。隨著人們自主意識、獨立意識、平等意識越來越強,教師爺和差評師的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少。
國際政治關系中,對動不動就盛氣凌人給別人指引方向、提供方案的教師爺,對動輒干涉別國內政的差評師,我們經常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抗擊、藐視,堅決不吃那一套,以讓其自取其辱。
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婚姻生活中,人們對教師爺或差評師也是越來越討厭,接納或忍受的少了,抗爭或放棄的多了。這可以為當今離婚率越來越高這一現象提供部分解釋,這或許也是一種社會進步。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